公司注册 >公司注册税务博客 >岘港自贸新区成立:中国企业越南建厂的新机遇与战略布局 |
岘港自贸新区成立:中国企业越南建厂的新机遇与战略布局2025 年 6 月 17 日,越南政府正式签发第 1142/QĐ-TTg 号决定,批准成立岘港市自由贸易区。这个占地 1881 公顷的经济特区以 “全球供应链关键节点” 为定位,涵盖生产、物流、贸易服务、数字技术产业等核心功能区,为中国企业赴越投资建厂提供了政策与区位双重红利。 ![]() 一、岘港自贸新区的三大核心优势:为建厂选址破局 1. 国际枢纽级基础设施联动 自贸区内规划直接对接莲沼港(Liên Chiểu Port) 和岘港国际机场,形成 “海港 + 空港” 双枢纽物流网络。其中莲沼港年吞吐量超 1200 万标准箱,15 天可直达中国南海各港口;岘港机场开通至深圳、广州的直飞航线,货物 48 小时内可覆盖东南亚主要市场。这种 “海陆空立体交通网”,能为中国制造业企业降低 30% 以上的跨境物流成本。 2. 政策红利叠加产业集群效应 根据第 136/2024/QH15 号决议,自贸区内企业可享受: 税收优惠:前 4 年企业所得税全免,后续 9 年减半征收(常规税率 20%); 土地政策:工业用地租金 “三免二减”(前 3 年免租,第 4-5 年减半); 审批简化:外资建厂项目可享受 “一站式” 审批,周期从传统 6 个月压缩至 45 天。 此外,园区重点规划数字技术、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带,已吸引三星电子、富士康等企业布局,中国企业可借力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协同。 3.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驱动支撑 自贸区明确将 “数字化转型” 作为核心发展方向,配套建设 5G 全覆盖的智慧工厂示范区、工业互联网平台,为中国企业提供从生产管理到供应链优化的技术支持。例如,入驻企业可申请越南政府提供的 “数字化转型补贴”(最高覆盖项目成本的 30%),加速智能化产线改造。 ![]() 二、中国企业建厂选址的战略机遇点 1. 规避贸易壁垒的前沿阵地 依托自贸区 “国际货物中转枢纽” 定位,中国企业可将生产线转移至岘港,利用越南已签署的 16 个自由贸易协定(如 CPTPP、EVFTA),规避欧美市场关税壁垒。以纺织服装业为例,从岘港出口欧盟的成衣可享受零关税,较国内直接出口节省 12% 的税费成本。 2. 辐射东南亚市场的黄金支点 岘港位于越南中部,与老挝、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形成 4 小时陆路经济圈。中国企业在此建厂,既能利用越南本地廉价劳动力(月薪约为中国沿海 50%),又能快速响应东南亚 6 亿人口的消费需求。某中国家电企业测算显示,将东南亚总部设在岘港自贸区,产品配送时效可提升 50%。 3. 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契机 自贸区规划中特别强调 “绿色工业” 标准,配套建设可再生能源电站(太阳能、风能占比超 30%),入驻企业可申请国际绿色认证(如 ISO 14001),为进入欧美高端市场铺路。中国新能源车企若在此布局电池工厂,可同时享受越南政府的新能源补贴与欧盟的绿色关税优惠。 ![]() 三、越南投资建厂的四大实操建议 1. 政策合规性前置审核 重点核查土地性质:自贸区工业用地租赁期限最长 50 年,需确认产权文件是否包含《投资许可证》; 税务筹划:利用 “四免九减半” 政策,合理规划投产周期,将盈利期与免税期匹配。 2. 供应链本地化布局 优先选择距离莲沼港 50 公里内的地块,降低原材料进口物流成本; 提前对接越南本土供应商(如钢铁、电子元器件厂商),目标实现 30% 原材料本地化采购。 3. 劳动力管理预案 自贸区周边劳动力储备充足,但需注意越南工会制度:雇佣超 100 人需成立工会,工资涨幅每年不低于 7%; 建议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,定向培养技术工人,解决高级技工短缺问题。 4. 风险对冲策略 汇率风险:通过中越跨境人民币结算,降低美元波动影响; 政策风险:关注越南《投资法》修订动态,可通过亚新商务等专业机构获取实时政策解读。 中国企业赴越投资已从 “成本驱动” 转向 “战略布局”,岘港自贸区的成立为制造业出海提供了新的价值锚点。如需获取自贸区地块分布图或政策细则,可联系亚新商务咨询,获取专属投资方案,并且提供定制化选址、税务申报、境外投资备案、土地租赁、环保审批等20+手续,确保 90 天内启动建厂;
有关进一步信息,请联系: Renee Chen |
|
|
|
|